本期目录

    2018年 第4期 (总第0期)
    刊出日期:2018-08-31
      建筑创作与设计研究
    • 刘尔希
      2018, 0(4):  4-10.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04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现代中国医疗建筑中不可或缺也是社会层面上最基础的一部分。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实施使原本患病率和就诊率就很高的儿童群体更受关注。通过聚焦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适幼性,实地调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发放问卷和行为观察注记等方法获得建筑空间与儿童行为心理及建筑体验的相关性数据,并运用循证设计的实证方法组织整个调查研究过程。比对不同空间和功能格局下儿童使用模块的设计缺陷与特色,总结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幼性模块的设计策略。
    • 张文宇 张春阳
      2018, 0(4):  11-16.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11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文章梳理了澳大利亚医院建筑的发展进程及特色表现,澳大利亚于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公共医院建筑。20世纪初期,医疗建筑国际调研游历促使了澳大利亚医院建筑的现代主义的开始,现代医院建筑随后得到发展至今。在整个发展进程中,澳大利亚医院建筑顺应时代和大环境的发展,注重借鉴新思想和新理念,产生了形式丰富多样的现代医院建筑。
    • 许 慧 郭潇潇
      2018, 0(4):  17-21.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17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深圳南山区曾被誉为“深圳历史文化之根”,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城市迅速扩展对文化遗产形成巨大冲击。建立“文化遗产绿道”是一种新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法,文章通过对南山区已有绿道进行分析,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分布特征,构建“文化遗产绿道”,完善补充绿道网络,通过主题段落、艺术介入、活动事件等方式,带动公众参与、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遇大兴
      2018, 0(4):  22-25.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22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天然光环境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与视觉舒适,这促使机场等大空间建筑对于天然采光设计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比较广州新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两个大型机场的采光设计方案及其实际采光效果,文章旨在提出机场等大空间公共建筑采光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原则。通过理论分析、现场测量、使用后评价等方法,研究两者在天然采光设计方面的优劣。经调研对比后发现开敞式大空间建筑使用集中式带型天窗不利于在整个室内实现均匀的天然光环境,而使用分散式平天窗更有利于营造均匀的天然光环境。
    • 黄 媛 刘静怡 Jason Ching
      2018, 0(4):  26-33.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26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面对全球城市气候研究中的数据鸿沟,一个城市气候领域的先锋研究小组提出了WUDAPT项目以克服获取城市数据的障碍。文章基于“众包”理念,从城市形式与功能信息收集的视角,介绍了WUDAPT项目的概念和数据分级,分析了城市尺度(0级)、街区与建筑尺度(1、2级)的数据收集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WUDAPT将促进基于城市气候视角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的重大转变,并探讨了其在气候敏感型城市设计与规划中的应用潜力。
    • 梁颢严 孟庆林 李晓晖 滕 熙
      2018, 0(4):  34-39.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34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在经济平衡导向下进行的广州市三旧改造规划,设计容积率普遍较高,又由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高容积率的设计方案可能会对城市通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规划中进行风环境评估十分必要。基于CFD技术提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风环境评估方法、指标及判断标准,以广州市黄埔区鱼珠旧城更新改造规划为例,模拟改造前后的风环境状况。研究表明:①CFD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直观的反映旧改前后风环境状况;②案例的“规划评估范围风速比”0.7787>“现状评估范围风速比”0.6783,“规划评估范围平均风速”1.293m/s≥1m/s,满足风环境评价标准的要求。
    • 滕 熙 张 萍
      2018, 0(4):  40-45.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40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城市复兴是欧洲应对全球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来的理论,以空间再生、活力复苏、社区复兴为主要目标,对于我国古城的更新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曹魏古城为例,探讨城市复兴语境下更新规划方法。提出通过空间结构、肌理形态、建筑风貌来恢复古城风貌;通过活化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激发文化旅游,打造高品质街巷空间以及通过对社区重建和微改造复兴社区,从中探索古城空间、经济与社会融合的改造复兴方法。
    • 安玉源 周烨伟 苏晓文
      2018, 0(4):  46-51.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46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是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生态完整,文化特色鲜明。作为文化和生存的载体最能反映出该区域的独特性。文章以景观基因图谱为视角,以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成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分子生物学里面的“基因图谱”理论,对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成进行分析,并将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进行基因提取,进而构建该区域的聚落景观“基因图谱”,为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 郭昊栩 易长文 邓孟仁
      2018, 0(4):  52-56.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52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较之于其他民用建筑,医院建筑不定期扩容需求的特点十分突出,需要实现功能空间的长期有效。与建筑空间相关的模块取值问题是医院空间弹性扩容研究的底层问题,该问题一直以来缺乏理性有效的解决渠道,开放体系下的区带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的结合为医院建筑空间扩容问题的精确化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在上述思路下以医技空间为例,综合运用平行坐标技术和K-means聚类算法,对20个医技空间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利用区带分析对医技空间的布局形式加以协同,其结果为医院系统的扩容灵活与空间适应提供取值支撑,由此得出的成果为医院建筑扩容和新的医院建筑设计提供了方法与设计依据。
    • 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
    • 黄健文 张伟国  徐 莹
      2018, 0(4):  57-62.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57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系泰斯教授主导的研究团队,研发了题为“意象城市:朱塞佩瓦齐的罗马壮游”的网络地图网站,网站以意大利建筑师诺利1748年绘制的罗马地图为基础,以意大利版画家瓦齐1761年出版的《古今罗马胜景》为核心,为18世纪罗马微观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二维地图和三维绘画并置互动的创新信息化平台,并籍此展现了瓦齐城绘的独特意象,包括与诺利地图的高度匹配、对罗马城市的建筑学解剖、结合现代场景的时光之旅以及构筑历史资源的科普之窗,对我国历史城市图绘研究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有较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吴桂宁 黄 文
      2018, 0(4):  63-67.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63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传统的建造角色以屋主人与工匠为主,在过去的民居建造活动中,他们是拥有决定权和实施权的建造主体,也是传统建造方式的传承者,更是缓解嬗变的社会环境破坏传统民居连续演变的缓冲剂,但这一状态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随着当代地方政府作为新角色介入乡村民居建设而发生变化,民居建造方式的演变轨迹也随之改变。论文以保存完整的、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雨布鲁村300多年间4次建设高峰中产生的石构民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研究、民居测绘、工匠访谈还原不同年代石构民居的建造与演变,分析建造角色在其中的衍化,并探究环境嬗变对它们产生的影响。
    • 姚冬晖 宗晨玫
      2018, 0(4):  68-75.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68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自形成起,国际风格就被视为现代建筑普遍性的一种表现,并由此带来国际风格与地域传统之间的对立和纷争。作为现代建筑运动主要参与者的布鲁诺·陶特,由于晚年在日本、土耳其的流亡经历,在历史中率先平等客观地对待世界范围内的建筑传统,思考地域传统与现代建筑普遍性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将其思考付诸理论与实践。文章对陶特这段东方经历的回溯以及由此展开的“世界性建筑”观念的阐释,不但将联系起陶特的跨文化视角以及德国客观性思想等现代建筑谱系中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层面,同时对于丰富当下认知地域传统的视角和反思现代建筑普遍性的内涵,都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 冯 江 方馥兰 徐好好 李梦然
      2018, 0(4):  76-81.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76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罗马20-25:大都市新生命周期”展是2015年底进行的一次对未来十年现代大都市发展问题的集中探讨,受邀参展的24所高校以罗马近郊为对象,研究城市边缘在未来的角色与定位。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在4号格子的研究中,从场地的历史研究入手,保持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居住功能,设计了多种类型的迷你社区,以因应未来的个人与社会生活需要,最终的展览呈现将城市拟作由社区“麻将”构成的无限牌局,让参与者以“搓麻将”的行为加入到关于城市未来的讨论中。
    • 民居与传统建筑
    • 周政旭 孙海燕 王 慧
      2018, 0(4):  82-87.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82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最初的黔中屯堡形成于明朝初年,是“卫所制度”下由外地征发至黔的军士就地屯驻营建、并经过600余年发展演变而成,其民居非常具有特色。为了总结屯堡民居的系统化、类型化特征,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详细测绘、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概括了贵州安顺地区屯堡民居的建筑特色和基本形制,分析了各种民居类型的形成演变过程。文章的主要结论是:当地民居普遍形成了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基础的平面布局和石木结合的结构与立面形式,合院式民居是构成聚落的基本单元;铺面、随地形变化的院落、组合院落、碉楼-院落体系、外来文化影响下的院落等是基本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屯堡村落还形成了一种由“小院”而“大院”最终构成“村落”的构成方式。
    • 赵 龙
      2018, 0(4):  88-93.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88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前,针对乡愁的相关研究以文学领域和文化地理学居多,建筑学领域内对城乡改造过程中乡愁、原乡风景的研究还是有限的,与“乡愁”、“原乡风景”相关的设计与规划实践在理念上也大致浮于表面,没能够透彻地将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文化认知注入地方土地,项目实践者尝试以同理心去感受“乡愁”、“原乡风景”在当地人情感与生活中的价值,但仍旧与本土的契合性不高。研究试图从建筑学的视阙,针对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原乡风景置于乡愁的情感语境中,通过研究文献解读对“乡愁”研究现状以及“原乡风景”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风景园林
    • 丁 磊 任兰红 张晓斐
      2018, 0(4):  94-99.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94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文章通过对“榭”字起源与字意的考据,探索“榭”的内涵与形式的演替经历了从规模宏大的高台榭殿堂,以及由远观功能延伸的讲军习武之所,转变为古典园林中文人观景、游憩、观演以及会客之处。依据对诗词以及现存古典园林中榭的史料实例统计,发现水榭是园林中榭的主要形式。研究水榭的空间布局、尺度,是对榭在物质属性的探讨;对榭文化层面的探讨则体现在研究古人建造水榭时对传统文化及思想表达的方法和手段。古代园林水榭中体现的空间处理手法和利用建筑景观对文化内涵的表达手法都值得去借鉴和学习。
    • 汤朝晖 陈炜炫
      2018, 0(4):  100-106.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100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山水画卧游与畅神的绘画法则使传统园林形成“游”的空间;将这种空间形式和中国传统戏剧空间作对比分析,会发现戏剧、园林、山水画的空间结构都在“动-静”的时间组合与时间互构中形成;因此,园林会呈现出和山水画一样时间关系,并在园林廊道1)的曲折与景物的设置之间的微妙关系下,使得“游”的时间控制得以实现,从而形成园林的空间结构。
    • 肖烨宇
      2018, 0(4):  107-110.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107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在我国,公共活动始终伴随着古典园林发展的过程,它生动展现了当时的民俗文化。宋代是园林公共活动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福州古典园林公共活动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较突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福州宋代古典园林公共活动内容及其社会影响,可得出结论:福州宋代古典园林的公共活动与当地节日风俗紧密相关,体现了福州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的融合,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平等、开放、自由,对于宋代福州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城乡规划
    • 马 超 运迎霞 李相逸
      2018, 0(4):  111-116.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111
      摘要    PDF ( )   审稿意见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可持续海岸总体规划的提出对降低滨海城市灾害损失具有重大作用。路易斯安那州通过总结长期沿海减灾和恢复工作,提出通过制定可持续海岸总体规划降低沿海地区脆弱性,维持沿海工业和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该规划针对灾害的严重程度提出不同应对场景,通过土地开发与工程营建、降低洪水风险和减灾资金分配等措施,促进规划实施。规划中设计的适应性管理、建立动态资源数据库、海岸信息管理系统等减灾工具和方法,对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有启示作用。
    • 马 星  黎智枫 张 泽 肖 扬
      2018, 0(4):  117-122.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117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了政府、学者关心的重要议题。港台资本曾对珠三角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新背景下为了判断港台投资是否仍会发生以及以何种方式发生;本研究通过港台资企业象征港台直接投资,以珠三角九市的港台资企业名目为数据基础,运用GIS技术在镇和市辖区街道合并的尺度分析企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国际生产折衷论的框架下解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最新的港珠关系。研究发现,2001到2014年珠三角港台资集聚特征明显,15年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核双轴串四点”的空间结构。在制造业的所有权优势几乎不变的背景下,成本和制度的区位优势仍然吸引着港台商的资金,但优势正在减弱,集聚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而港台商愈发显现的品牌、代理等所有权优势与珠三角市场、区域和集聚的区位优势共同影响着港资服务业的空间分布。
    • 姚轶峰 张毅捷 那子晔
      2018, 0(4):  123-128.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123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文章以意大利灵格多、比考卡和热那亚老港区这3个老旧工业地块的转型为例,在比较和分析3个地方政府介入转型的方式、成效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地方政府介入的核心目标是在后工业化时代管控与引导由各类不同性质部门主导的转型过程以实现工业地块及其转型所承担的工业城市复兴的预期、介入的关键是建构与实施主体相适应的介入模式以及合理运用一系列公共资源从而及时和有效应对转型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虽然两国差异巨大,但3个案例的思路和经验仍可为我国地方政府介入城市老旧工业地块转型实现城市空间重塑和功能调整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