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 语, 徐磊青, 刘 珩, 夏正伟. 轨交上盖地块基面公共空间适宜密度规模研究[J]. 南方建筑, 2023, 0(9): 52-61. |
| [2] |
周剑云, 卓玙琪, 曾馨仪. 城市天际线规划和实施控制研究——以汕头城市天际线为例#br#[J]. 南方建筑, 2023, 0(8): 89-98. |
| [3] |
郭 馨, 章逸萱, 易生奥, 涂 伟, 杨光林. 日常高频步行街道筛选机制及其品质匹配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br#[J]. 南方建筑, 2023, 0(7): 55-65. |
| [4] |
应亦宁, 吕颖仪 , 孙一民. 基于精明营建理念的城市绿地协同塑造探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为例#br#
#br#
[J]. 南方建筑, 2023, 0(7): 88-95. |
| [5] |
陈以乐, 郑 亮 , 郑剑艺. 参数化景观视线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澳门为例#br#[J]. 南方建筑, 2023, 0(1): 97-106. |
| [6] |
宋哲昊, 唐 芃, 宋 伟, 龙 灏. 城市公共空间三维路径系统寻径方法与应用——以淮安井神盐化工业区更新改造为例[J]. 南方建筑, 2022, 0(9): 19-25. |
| [7] |
赵子杰, 徐苏斌, 田甜, 青木信夫. 建筑师价值认知下的工业遗产城市设计研究[J]. 南方建筑, 2021, 0(4): 24-30. |
| [8] |
鲍方, 邱建.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设计要素架构及应用[J]. 南方建筑, 2021, 0(3): 91-97. |
| [9] |
袁红, 何媛, 姚强. 立体TOD 城市设计模式探究及数字化研究展望——以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为例[J]. 南方建筑, 2021, 0(1): 42-49. |
| [10] |
李月雯, 杨满场, 彭 翀, 李保峰. 面向健康微气候环境的城市设计导则优化策略[J]. 南方建筑, 2020, 0(4): 28-31. |
| [11] |
张 珍, 徐磊青. 虚拟自然的疗愈效益及其应用趋势[J]. 南方建筑, 2020, 0(4): 34-40. |
| [12] |
姜洪庆. 新区的营造逻辑与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J]. 南方建筑, 2019, 0(5): 42-45. |
| [13] |
林广思. 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早期发展[J]. 南方建筑, 2019, 0(2): 99-102. |
| [14] |
徐苇葭, 曾 坚. 城市天际线定量评价方法探究——以天津海河沿岸天际线为例[J]. 南方建筑, 2018, 0(6): 110-116. |
| [15] |
伊曼璐 邢谷锐. 广东省岭南建筑特色彰显与城市设计路径探索[J]. 南方建筑, 2018, 0(5): 99-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