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7年 第4期 (总第180期)
    刊出日期:2017-08-31
      城乡规划
    • 沈 娜 梁 江 孙 晖
      2017, 0(4):  4-08.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04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多创新区划技术中的一种,“叠加区划”技术广泛应用于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地方城市的区划法规中,并在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在比较传统区划、叠加区划在环境保护方面差异性的基础上,指出叠加区划技术在完善中国控规环境保护体系方面更具适用性与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叠加区划应用于控规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实施要点,为明确控规环境保护职能、完善控规环境保护体系架构提供有益的借鉴思路。
    • 田 莉 郭 旭
      2017, 0(4):  9-14.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09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近年来在广东开展试点的“三旧改造”,是改革政府主导的传统再开发模式,引导市场力量加快城乡更新的尝试。基于新自由主义的视角,文章分析了“三旧改造”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各方利益的安排,并以广州为例,对其2009年以来“三旧改造”的实践进行了检讨,分析了其以房地产开发为导向的特点及面临的困境。文章的最后,对新自由主义导向下的城乡更新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政策导向。
    • 张雅兰 王 兰
      2017, 0(4):  15-22.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15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城市规划对健康的影响从被动解决卫生问题到主动干预城市环境,从简单的日照通风规范到精细的空间设计,致力于影响公众的生活习惯和体能活动。文章基于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促进健康的空间设计导则,详细介绍其设置框架、具体空间要素要求和建议等,重点分析健康导向的设计原则,并探讨健康相关的规划要素和指标如何纳入我国规划设计导则。
    • 刘 铮 王世福 赵楠楠
      2017, 0(4):  23-29.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23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绿道是一个弹性景观概念,在全球的不同语境中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自2010年以来,中国绿道实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环境管治策略。在学术研究中,尽管绿道的表现形式始终存在争议,但是绿色出行与城市游憩已逐渐成为两种具有影响力的绿道功能。绿色出行路径与城市游憩路径的兴起与当前中国城市生活对慢行交通与开敞空间的现实需求相呼应。在公共政策中,绿道的政策定位却逐渐趋向生态与环境范畴。生态性不足、过于人工化与交通化问题将成为绿道规划与实施的主要困扰。中外绿道知识图谱显示,尽管对于绿道过度人工化“误区”的学术思辨存在已久,但是仍然缺乏对绿道生态功能与实现方式的深入研究。在生态环境政策定位下,绿道研究应该加强对资源调查、多学科协作、环境管治与公众参与等研究方向的关注。
    • 李泽新 陈 璐
      2017, 0(4):  30-34.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30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下,山地城市更新有自身的规律,结合地形、尊重现状、传承文化、兼顾效益,采用小规模、小尺度、注重时序的渐进式更新模式,能够适应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通过分析我国山地城市更新特点、难点和存在问题,指出思想不统一、更新方法单一、实施效果差、经济决定论等,是当前我国山地城市更新中的普遍现象,提出实施渐进式更新的必要性。通过总结不同规划阶段的城市更新特点,认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是实施渐进式更新的重要环节,提出指标控制刚柔并济、道路交通立体建设、景观控制虚实结合、时序引导分期实施的规划方法。
    • 周剑云 戚冬瑾 鲍梓婷
      2017, 0(4):  35-41.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35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中国的改革是政府管治经济发展方式的改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详细规划的目标从“落实项目”转化为“吸引投资”,规划逻辑从“项目——用地”转化为“土地——投资”;1980年代的经济开放和规划改革将详细规划分化为以“建设项目”为核心内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以“建设用地”为核心内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详细规划的分裂标志着政府的角色从发展主体分化为发展与管制的双重职能,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管治工具,治理的模式从部门建设协调扩展到兼顾社会公平的法制化管理,管制对象和管理工具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关系的重构。
    • 徐文锋 武思标 李 腊
      2017, 0(4):  42-47.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42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快速城镇化时期,控规编制、实施体系已难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控规调整逐年增多并呈普遍化态势,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难题。简政放权背景下,问题尤为突出。文章针对控规调整系列问题,提出了优化规划管理事权、开展规划编制委托合作、建立多部门参与体系、实施控规调整动态更新等4项举措。宜昌五龙片区实践表明,该方法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同时,保障了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程 琢 高 伟 鲍戈平
      2017, 0(4):  48-54.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48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中国城市发展目前正由高速变化转为优化更新,改善城市风貌也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城市风貌由制度性的规划控制细则和技术性的城市设计方法来引导、控制。以建筑学为母体的城市规划,其相关规划控制细则主要由建筑学视野制定;主要从建筑学背景出发的我国现行规划控制细则,无法全面保障城市空间的公共利益、良好地引导城市山水风貌的保护。文章从风景园林视野出发,对广州现行与城市山水风貌相关的规划控制细则进行文本分析,总结现行规划控制细则的不足,在国际城市相关规划控制经验的基础上,从“对山景的眺望保护”、“对水景的眺望保护”、“水景与人的关系处理”、“山景的延续”、“完整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6方面提出对广州山水格局规划控制细则的完善建议,以拓宽建筑学视野,完善城市规划控制管理。
    • 梁晓翔 郭文博 荣 颖
      2017, 0(4):  55-60.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55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规划信息化背景下,城市设计编制面临着提升自身科学性的难题。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方法,为城市设计编制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能有效得提高城市设计科学性、有效性,提升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的工作效率。文章对目前城市设计数字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城市设计数字技术应用框架,对城市设计编制各阶段技术应用内容进行介绍,介绍了编制过程中标准化、科学化、可视化、精细化和协同化五项内容要求,以白云新城地区城市设计优化项目为例,介绍编制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经验。
    • 刘旭红 陈康桃
      2017, 0(4):  61-66.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61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很多城市中小学校园面临着用地紧张的问题,集约化随之成为了中小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也对教学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广州市白云新区小学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紧凑、高效的集约化设计,在解决中小学校园用地紧张问题的同时,创造出多样性的教学空间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
    • 熊 浩 魏 开 傅 娟
      2017, 0(4):  67-71.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67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在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提倡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情形下,宅基地置换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热点问题。文章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北岸美庐项目作为案例,解析农民住宅供应由独栋宅基地方式向商品房方式转换的阻力、推力、拉力、保障力因素,总结城边村宅基地置换商品房的机制与经验,提出镇、村政府和固化宅基地村民创新合作,充分协调;依托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主导、全程参与,专业公司与社区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村庄社区的作用等结论,以期丰富宅基地置换商品房经验。
    • 建筑论坛
    • 喻汝青 李 论
      2017, 0(4):  72-78.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72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文章以体育建筑的设计实践为背景,分析了表皮材料在体育建筑创作过程中与地域性的关联。在地域主义的基础之上,从生态、人文、形态等多个视角研究体育建筑的地域性实践,梳理表皮材料在体育建筑中的表达手段、理念和方式。最后归纳总结了表皮材料在体育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中的选材手法和表达方式。
    • 郑红彬 张 波
      2017, 0(4):  79-85.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79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自开埠以来,外籍职业建筑师开始进入上海;逐渐形成新的职业群体。晚清在上海活动的外籍职业建筑师来自英、法、德、日、西班牙、美、挪威、澳大利亚8个国家,总数不少于109位,分属于48个建筑事务所。文章首先对其群体的发展概况进行探究,之后分析其群体特征和经营特点,最后对其活动及影响进行总结。晚清在沪外籍职业建筑师的活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参与专业实践,营造大量洋风建筑;参与建筑法规的制定,规范建筑市场;成立专业学会,推动建筑师职业发展;接受晚清中央及地方政府聘请,助力晚清改革;引入西方建筑技术及制度,促进中国建筑业的近代化转型。
    • 民居与传统建筑
    • 谢 超
      2017, 0(4):  86-91.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86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已然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乡村居住空间作为乡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它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地方文化的承载与反映。文章基于时代性与地域性的研究视角,以鄂西北、鄂西南以及江汉平原地区乡村的居住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内容的田野调查和传统居住空间特征的提炼与重构,探讨“此时此地”的乡村居住空间形态与适宜营建策略。最终所提出的空间形态营建方法与策略,不仅有助于当代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改善,还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营建思路。
    • 吴运江 黄文铮
      2017, 0(4):  92-96.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92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在顺德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中,应用了静压注浆加固地基技术、倾斜变形墙体修复技术、梁柱结构修复技术、灰塑保护修复技术、砖雕保护修复技术等多项传统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决了陈氏大宗祠原状保护的多项技术难题,消除了文物建筑安全隐患,保证了古建筑结构的安全,在不降低文物价值的同时,恢复古建筑历史风貌,对同类修缮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 陈峭苇 程建军
      2017, 0(4):  97-104.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097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桂东南是广西最主要的客家聚居区,相应的客家民居类型可分为基本类型、发展类型、变异类型和相关类型四大类,其中基本类型有堂屋和横屋,发展类型有堂横屋、围龙屋、围楼、围堡和围村,变异类型有传统变异和洋式变异,相关类型有祠堂和碉楼,各种类型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关联,并共同塑造了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围合性、对称性、向心性、秩序性和匀质性等特点。
    • 马 琪 李 坚 陈 新
      2017, 0(4):  105-113.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105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昭通是彝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彝族自古以来对昭通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极大,彝族上层社会的建筑为研究昭通彝族文化和历史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文章通过昭通晚清民国时期彝族上层社会建筑的调查,对典型建筑案例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昭通晚清民国时期彝族上层社会的建筑特征和建筑文化,希望地方历史建筑的保护能够得到加强和重视。
    • 建筑技术
    • 方伟茜1 孟庆林2
      2017, 0(4):  114-119.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114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文章以2011~2014年广东省夏热冬暖南区,共计64个实际评星居住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汇总了不同年度各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工作进展,统计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5个评价指标大类中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达标情况。根据不同星级项目的各指标达标率的分布特征,将指标分为“易达”、“难实现”、“优选”、“普通”4种类型。同时结合新版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上的修订,对该地区居住建筑评分项得分的难易程度做了分类和统计,为夏热冬暖南区居住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参评工作提供了参考。
    • 王 艺 倪 阳 何 江 韦 进
      2017, 0(4):  120-123.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120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我国湿热地区夏季空气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太阳辐射强烈,人们在此种气候条件下的室外步行商业街区活动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是中暑。因此,高品质的室外热环境既对于步行商业街区在吸引人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活力。通过对南宁市典型步行商业街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变量进行测试,从而得出热环境与周围材质和建筑类型有关,遮阳形式是决定人在步行通道空间中是否感到舒适的重要因素。
    • 唐培傑 李运江 石 茸
      2017, 0(4):  124-128.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4.124
      摘要    PDF ( )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气密性评价方式与被动房标准。从被动房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建筑模型,利用TRNSYS软件分析了在不采取供暖和制冷措施的情况下,3种不同围护结构工况下气密性的改变对室内温度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室内温度的升高趋势随气密性改善而递增;在夏季,不开窗时,气密性性能提高会提升室内温度,降低舒适度;采取夜间通风策略后,气密性对室内温度基本无影响。